• <legend id="6esoe"><menu id="6esoe"></menu></legend>
    <blockquote id="6esoe"><tt id="6esoe"></tt></blockquote>
    <label id="6esoe"></label>
  • 服务热线

    15382327350
    网站导航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直击仪器创新研发痛点——“第二届中国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峰会”在杭州召开

    时间:2020-10-04 11:33:33 点击次数:
    仪器信息网讯 2020年9月25日,由科技部牵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主办,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杭州青山湖科技城管理委员会承办,仪器信息网、《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易科学等共同协办的“第二届中国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峰会”在杭州青山湖科技城成功召开。150多位来自科学仪器研发机构、国产科学仪器企业、仪器购置查重评审部门、仪器使用单位的专家代表共聚一堂,共同研讨建立由“研发企业-重点用户-管理专家”构成的协作机制新模式,从技术创新研发、政策支持、产品推广等方面全面中国科学仪器事业的发展。   本次大会以“中国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研发痛点分析和市场化销售机制新突破”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提升中国科研仪器设备自主创新能力,精准掌握“卡脖子”关键部件和整机情况,落实国家支持科学仪器自主创新政策,助力中国创新科学仪器设备的国产化推进。会议开场由科技部平台中心设施与仪器设备处处长王晋主持。
    第二届中国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峰会

    科技部平台中心设施与仪器设备处处长王晋主持开场  

    浙江杭州青山湖科技城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朱晓程致辞   
       浙江杭州青山湖科技城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朱晓程在致辞中介绍了临安概括,指出青山湖科技城正围绕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面向世界、引领未来、服务全国、带动全省”的创新策源地,打造“硬科技”创新策源地,着力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生态土壤,并邀请各位企业家到青山湖科技城投资创业,共同为中国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作出贡献。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条件平台处调研员李华致辞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条件平台处调研员李华在致辞中强调科学仪器产业是典型国家战略型产业,只有科学仪器设备的制造能力才能拥有科学研究的优先权和主动权。科技部长期支持我国科学仪器设备的自主创新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从整体和长远看,我国科学仪器尚未摆脱严重依赖进口的不利局面,科学仪器产业目前仍处于中低端,重要仪器设备基本依赖进口,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未来科技部将继续支持重大仪器设备研发工作,通过加强科学仪器设备的前瞻性技术研究,围绕国际高端通用仪器设备市场需求开展集成创新,政策引导鼓励科技企业优先使用国产仪器设备等推动中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发展。希望各界共同努力,为国产科学仪器发展打造好的环境,也希望从事科学仪器设备基础研发和生产的科研单位和企业能不负众望为科技强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科学研究平台主任韩玉刚致辞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科学研究平台主任韩玉刚在致辞中指出,改革开发至今,我国科技发展已经进入了自主创新突破阶段。而科学仪器的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的核心。为了提升中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能力,支持国产科学仪器发展,由生物物理所发起并承办的首届研讨会收到了很好的成效,本次召开第二届会议,明年还将召开第三届,希望借此机会不断团结所有关心中国科学仪器发展的朋友,心系国家之需要,肩负未来之可控,在不同的岗位上为推动科学仪器创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会精彩报告: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41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年夫顺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41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年夫顺在会上作了《科学仪器发展现状及问题思考》的报告,报告对科学仪器的作用地位与需求、发展现状与趋势、任务部署与成效以及未来发展与思考等方面进行了剖析。我国科学仪器整体落后,存在被“卡脖子”风险,仪器行业主营业务超过10亿元的企业只有11家,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低,没有世界知名品牌。而科学仪器研制投资大、难度高,实际见效慢,资本市场兴趣不足,主要依靠政府资助,但投入强度与国外有很大差距,全国仪器投入只相当于国外一个中等仪器公司的科研投入。未来,科学仪器要与前沿技术、现代网络、产业发展及实际应用紧密结合,重点发展高端通用“卡脖子”关键核心仪器,解决关键材料、关键核心部件和基础软件国产化问题,通过科学仪器项目支持和创新发展,实现科学仪器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锻炼并培养高层次科学仪器人才,重点培养大型仪器企业和“隐形冠军”仪器企业,最终实现高端科学仪器自主可控。
     
    上海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徐新元   
    徐新元副院长围绕“抓紧建设国际化产创融合研究院和商业化加速器,为中国科学仪器行业迭代升级和生态建设提供澎湃动力”的报告主题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及看法,提出大学和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彼此之间的科研合作不应仅停留在技术成果转移上,而应该一起探索跨界合作、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充分发挥企业和大学创新双引擎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韩立
    韩立副所长的报告主要围绕“十三五”大仪专项简介和核心关键部件发展进行探讨,在报告中对我国高端科学仪器的发展现状及核心部件研制情况进行了介绍,并重点介绍了真空电子学相关仪器设备及核心部件的最新研制及应用进展,提出了关键核心部件发展的相关思考。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贺玖明
    贺玖明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AFAI质谱成像技术研制及其产业化的相关情况,AFAI质谱成像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准确定量、整体动物大切片成像分析等特点,在新药研发、药物毒理学研究及药物代谢研究方面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清华大学近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光电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曹良才
    曹良才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高分辨三维光学成像与检测关键技术及仪器的相关情况,清华大学、北京凌云及深圳易尚等单位通过校企合作开发了三维成像与检测关键技术,研制了三维成像与检测仪器,在显微成像、工业检测、虚拟现实、3D教育等方面得到了成功应用。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副总工程师巩岩
    巩岩的报告主要围绕高端显微系统核心部件及其对系统研发重要性展开,并在报告中介绍了苏州医工所“显微计算光学工程中心“自主研发的在体高分辨双(多)光子介观显微镜、活细胞药物靶向作用超分辨成像仪、双通道纳米颗粒分析仪、光层析大视场显微成像系统等多种高端显微镜系统。星童医疗(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洪
    谭洪的报告主题为“BLI技术的中国基因“。生物膜干涉技术(BLI)是全球增长最快的非标记检测技术,星童医疗基于生物膜干涉技术原理推出新一代无标记分析检测产品Gator,通过新的共聚焦模块、高通量双板位设计等,致力于将专利技术用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以期为加速新药研发流程、提高效率并降低科研成本提供帮助。  
    科技部平台中心设施与仪器设备处处长王晋做总结发言时表示,国产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需要有基础研究的积累,工业技术的积累还要通过市场的最终检验,国内外竞争形势异常激烈。但是依然有着很好的机会和条件,一方面国家不断地加强基础研究的支持和投入,国内市场巨大,另一方面新的国际形势下社会各界对国产仪器的重视和支持程度大力加强,社会资本或将大量涌入。通过社会各界,尤其是产业上下游全链条的共同努力,加大对国产科学仪器产业的支持,加强国产仪器推广力度,完善创新链条等方面来推动国产科学仪器的自主创新发展,期望在国内出现享誉全球的仪器品牌。
     

    Copyright ? 2020 杭州利正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014351号-1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振华路206号西港新界7幢B单元302 电话:15382327350 邮箱:lzyq@lizheng-sci.com

    关注我们

    久久影院一区二区三区